More

We use some essential cookies to make this website work. We'd like to set other cookies to remember your settings, measure website use and inform our marketing. We also use content from other sites in our pages, and those sites may also set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in our cookies policy.

一、前“原初火球” ——什么催生了“大爆炸”?
起源:故乡的摸索,1986年12月之前

80年代初中国的年轻人积极对话刚涌入的世界现当代艺术。我也热血沸腾,但很快自问:通过对话背景迥异的西方文化,能否创造新艺术?若不能,难道通过千百年来的水墨画,或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吗?

1984年,我在故乡泉州开始以火药为媒介创作,寻求破坏与再生、物极必反规律的追求,也来自年轻的我对社会控制的反抗。


#1
蔡瑞钦(蔡国强父亲)
《无题》(火柴盒画)
年代未知
墨、笔、铅笔、纸质火柴盒
各约4 x 5 cm

展览以我父亲在小火柴盒上画的山水为开端。这是他对故乡的写意,“方寸之间、天涯万里”,也成了我对他继承的象征,包括对家乡、自然和对艺术的爱;也暗喻了我带着小小的火柴盒在不同文化里点燃、游牧民般的生命旅程。

#2
《无题》 约1984年 油彩、火药、画布 35×45 cm

#3
《小火箭喷射的画》 1984年 火药、墨、亚克力颜料、画布 90×88 cm

这是我用冲天炮小火箭喷射画布、烧出窟窿的早期试验。火药爆破带来的紧张和好奇对我很重要,人们以为我喜欢烟花,其实我喜欢的是爆炸能量的纯粹、抽象、意外,和难以控制,这也是我对父亲小心翼翼的个性的挣脱。在家搞爆炸常常失控,画布炸破。奶奶提醒我,不但要会点火,更要会灭火。

#4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985年
油彩、画布
112×280 cm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等早期作品已经表现出我超越国度的宇宙概念。它与相邻的作品《阴影:祈佑》都体现人类文明和地球危机主题。当然也看到我把火药用于“主题创作”,下意识里呈现了我来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背景。

#5
《阴影:祈佑》
1985–1986年
火药、墨、蜡、油彩、画布,装裱于木板上
155×300 cm

用火药的爆燃表现原子弹爆炸,可谓形式与内容的至洽。“X”符号的构图表现对核战的否定,也可看作左上角飞机的阴影。阴影里是被原爆烧焦的人们,飞机下是炸停在长崎原爆发生时分的闹钟,暗喻飞机投下的是人类的重要时刻。自画像上方是我让鸽子沾染颜料后自由踩出的绿色脚印,似橄榄枝。